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解读之六|建设现代产业强市 持续做大经济总量
时间:2022-09-13   访问量:1073

建设现代产业强市,这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要素。区域中心城市首先要体现在经济实力上,应该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是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下称《意见》)第五部分主要是依托酒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平台建设、打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夯实县域发展产业基础、促进区域产业协同融合等七个方面,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经济基础进行了阐述。

建设现代产业强市,就是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现代化工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核及核关联产业四大主导产业方向,提高招商水平,提升项目质量。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意见》主要阐述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着力方向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建设现代产业强市要干些什么”。

要点一:持续做大经济总量  

《意见》指出,要着眼提升在河西走廊经济带中的经济首位度,紧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目标,确保经济总量在迈过千亿元大关基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河西走廊的经济首位度逐年提升,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坚持产业带动、工业主导、一二三产融合,持续挖潜力、扩投资、强规模,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目标,在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基础上,未来5年再规划建设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个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带动区域投资快速扩张,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千方百计扩内需、促消费、拓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以上,经济发展活力和城市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提升民生福祉,城乡居民、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要点二:深入推进工业强市  

《意见》指出,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打造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现代化工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核及核关联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构建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链,现代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核及核关联产业三个百亿级产业链,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形成主导产业引擎作用持续发力、传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动能持续增强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 

重点一:建强新能源大基地,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扩大新能源发电规模。 

重点二:做大现代化工产业规模,坚持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方向,支持玉门油田石化产业扩容升级,推动炼量扩容、高端油品改造,谋划建设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库、大型天然气储备中心等项目,与玉门油田公司联合打造西部现代化工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发展基地。  

重点三:提升矿产品加工水平,全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促进战略性资源与下游产业配套,加快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支撑河西走廊重化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鼓励传统工矿企业补链、延链、强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甘肃绿色矿业发展基地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重点四:打造核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核技术关联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金塔核产业小镇,助推甘肃酒泉核技术产业园快速发展。

要点三: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意见》指出,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在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基础上加快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撑,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建设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意见》明确提出,要着眼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建设全国一流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玉米种业基地和世界级蔬菜花卉种业基地,着力打响“酒泉种子”品牌,加快推进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

要大力发展戈壁节水生态农业,丰富拓展戈壁生态农业内涵和外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大戈壁生态农业总量,积极推动打造全国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

要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更多承载城市功能和丰富三产业态的空间及载体,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要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加快推动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据协同运用,建设河西走廊数字经济骨干节点,打造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和大数据产业高地。

要点四:加快推动产业平台建设  

《意见》指出,要坚持以大平台承载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加快创建全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全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丝路节点物流枢纽示范区,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成群建链新优势。

坚持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错位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适度超前完善基础设施,着力优化管理运行体制,持续向园区放权赋能,支持优先开展各类试点示范,建立激励有效的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各类监管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园区、智慧园区建设,切实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安全运营管理水平。全力抓好现有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中核产业园、省级化工产业园、马鬃山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建设,规划布局金塔航天航空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力争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末重返国家级经开区序列。

坚持系统谋划、集成布局,采取政府主导开发、主体企业引导、综合运作等多种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绿电产业示范园区、肃州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等产业平台,推动建设物流、商贸、科教、文创、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土地、资本、人才、技术、服务、企业等各类要素聚集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要点五:打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意见》指出,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汇聚资源要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在更宽领域推行“不来即享”“最多跑一次”和“异地通办”,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着力创新招商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全力以赴大抓招商引资,探索建立现代产业招商平台创新机制,深化区域产业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着力激励创新创业扩大市场规模,精准施策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按照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思路,激励创新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全面依法保护,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动全市市场主体、企业数量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要点六:夯实县域发展产业基础  

《意见》指出,要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按照“两极联动”空间发展格局,科学精准定位,肃州区以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主,金塔县以农业优先型和工业主导型为主,玉门市以工业主导型和城市服务型为主,瓜州县以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为主,敦煌市以文旅赋能型和城市服务型为主,肃北县以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为主,阿克塞县以文旅赋能型和生态功能型为主,推动全市县域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坚持把发展县域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产业融合、区域联动,立足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基础、政策优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因势利导,重视发挥比较优势,紧扣县域发展类型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多元富民产业,走合理分工、错位互补、彰显特色的路子。以加速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拓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链为着力点,全面系统规划,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扶强龙头,加快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县域产业现代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县域竞争新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力争到2025年肃州、玉门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10强,瓜州、金塔进入全省前20位,敦煌在文旅赋能型县城中保持全省前列,肃北、阿克塞在生态功能型县城中保持全省前列,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要点七:促进区域产业协同融合  

《意见》指出,要坚持把产业融合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立足与河西走廊及周边城市在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产业门类、要素配套方面的互补性,充分发挥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加快建设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主动加强与金昌在新能源电池、张掖在高效制种产业、哈密在果蔬产业,新疆、内蒙古、青海在能源、旅游等产业方面的合作,加强与酒钢公司在装备制造产业、矿产品加工业、煤化工产业,金川公司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品、化工产品、有色金属新材料,中核四〇四在核技术应用,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化传承弘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在红色旅游、航天科技展示区建设等方面的产业联动融合,共同打造功能互补、高效协同的产业集群。


来源:酒泉日报